如何安排无尽拉格朗日的合并步骤
合并舰队是无尽拉格朗日中提升战斗效率的核心操作,关键在于合理规划编队逻辑与资源分配。首先需将所有舰船召回基地,确保操作界面处于初始状态,随后进入舰队编组功能模块。此阶段应优先处理工程舰与战斗舰的独立编组,避免人口计算混乱。工程舰建议采用大型舰搭配中型载货舰的组合,以提升采集效率;战斗舰则需根据前中后排定位进行基础分类,为后续战术搭配奠定结构基础。
完成基础分类后,需通过快捷编组功能预设常用方案,减少重复操作耗时。每个编组方案需明确命名并标注核心功能,例如高速采集编队或巡洋舰攻坚编队。方案保存后可通过一键调用快速部署,尤其在多线作战或资源紧急调度时优势显著。编组方案会同步共享至同盟系统,因此成员间需统一命名规则以避免指令混淆。
实际合并过程中需重点关注舰船站位与策略技能的兼容性。前排应配置高护甲单位吸收伤害,中排部署均衡型舰船维持战线,后排则安排远程输出或支援型舰船。对于特殊功能的舰船如防空型驱逐舰或攻城型巡洋舰,需单独编组并设置针对性策略。技术点的分配必须与编队定位严格对应,例如前排优先强化护甲,后排侧重火力与命中率,确保每艘舰船的性能发挥符合战术预期。
最后阶段需通过实战测试验证编队合理性。选择低等级海盗或资源点进行试探性攻击,观察舰船损毁比例与输出效率,逐步调整舰种比例与技能搭配。若涉及同盟协同作战,还需测试跨舰队支援响应速度与集火优先级。合并后的舰队应保留10%-15%人口冗余,用于临时补充特种舰船或应对突发战况。定期优化编组方案是维持战斗力的必要措施,需结合新获取的舰船蓝图持续迭代战术体系。
长期维护方面,建议建立舰船数据库记录每艘舰船的强化进度与战损记录,为后续合并决策提供数据支撑。采矿平台与前哨站的资源产出需与舰队规模动态匹配,避免因资源短缺导致编队无法满编。合并步骤的标准化能显著降低操作失误率,但需注意不同星系的特殊规则可能对编队逻辑产生细微影响,需根据实际环境灵活调整基础模板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