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战风云2如何进行陆军向空军的部队调整
将陆军部队调整为空军部队需要遵循特定的操作流程和战术考量。首先需要确保城市内已建造空军基地并生产了运输机,这是实现兵种转换的基础设施条件。运输机作为空中运载单位,能够快速部署地面部队至战略位置,但需注意坦克类兵种无法通过运输机转移,其他兵种如步兵、炮兵等可通过进入空军基地指令自动适配运输机装载。完成装载后,部队将脱离陆军编制转为空中机动单位,可执行空投、快速支援等任务。
陆军向空军转型的核心在于资源调配与科技解锁。兵工厂需优先研发空军相关科技,特别是运输机与后续轰炸机的生产技术。资源分配上应侧重橡胶和石油的储备,这两种资源对空军单位的生产和维护至关重要。当陆军部队通过运输机转为空中力量后,其作战方式将发生根本变化——从地面推进转为无视地形障碍的快速机动,但同时也需注意空中单位对防空火力的脆弱性,需配合战斗机进行护航。
传统陆军混编部队通常包含坦克、炮兵和步兵,转为空军后则应采用侦察机、战斗机和轰炸机的组合。侦察机提供视野优势,战斗机夺取制空权,轰炸机则负责对地打击。特别需原陆军中的攻城车等重型装备无法空中运输,这类单位仍需保留部分陆军编制用于攻城作战。合理的做法是将轻型机动部队转为空军,重型单位则维持地面部署形成立体攻势。
后期发展阶段应建立完整的空军作战体系。当拥有足够数量的运输机后,可组建专职的空降部队用于突袭敌方后方。同时需在军团城市中生产高级空军装备如远程轰炸机,这些单位能对敌方防御体系造成毁灭性打击。陆军转型为空军不仅是兵种替换,更涉及整个作战思维的转变,从线性推进转为三维立体作战,需要指挥官熟练掌握空中单位的移动速度、攻击半径和补给需求等关键参数。
维护与补给是保证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。空军单位对燃料补给极为敏感,必须确保油井产量充足并在前线建立补给网络。被空投的陆军部队会恢复地面作战状态,需及时提供地面补给支持。建议在战略要地预先部署防空炮和战斗机基地,为转型后的空军提供持续作战支持。整个转型过程需要平衡资源投入,避免因过度发展空军导致陆军防御真空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