搭配无尽的拉格朗日舰队有什么技巧
舰队搭配的核心在于平衡指挥值分配与功能定位。每支舰队最高可容纳400指挥值,需根据舰船类型合理配置。战列舰适合前排抗伤,巡洋舰提供中距离火力支援,驱逐舰负责快速机动,航母则专注远程打击。舰船定位由蓝图决定,无法手动调整位置,因此需提前了解各舰船的默认站位。前排舰船会优先承受伤害,中排次之,后排最安全,这种机制要求防御型舰船必须部署在前排。
舰船选择需考虑整体战术需求而非单一性能。高成本舰船如战巡和航母虽威力强大,但会占用大量指挥值,导致舰队规模受限。相比之下,低成本小型舰船更容易形成规模优势,通过数量压制高价值目标。武器系统存在克制关系,能量武器可无视护甲造成真实伤害,对装甲型舰船有显著效果。子型号舰船往往具备特殊能力,例如脉冲炮型星云追逐者的实战价值远超基础型号,这类差异需要重点研究。
舰队整体速度由最慢的舰船决定,低速舰队难以执行包夹战术。增援功能可突破指挥值限制,但会强制将曲速航行转为普通航行,需谨慎使用。高速侦查舰先行定位再增援主力,能大幅缩短远征时间。特殊区域存在航行限制,小行星稀疏区仅允许护卫舰和驱逐舰进入,高能辐射区则限定巡洋舰及以上舰种通行,这些地形因素必须纳入舰队配置考量。
防空型舰船分为反击防空和同排防空两种,后者能为整排舰船提供保护,是优先选择。攻城舰船应组成独立编队,利用高机动性实施游击战术。维修舰船在后期战斗中效果有限,其治疗量难以抵消现代舰队的爆发伤害,通常仅适用于低强度战斗。封锁战术可自动刷野怪获取经验,但要注意红色基地属于野怪刷新点,摧毁会导致资源枯竭。
资源管理直接影响舰队持续作战能力。采矿平台能提升10%-30%采集效率,但会引发矿区争夺。工程船与运输舰混编可解决前期仓储不足问题。中立低级据点适合反复刷取经验,撤退后敌方舰队会自动恢复。自动撤回功能会沿用上次设置,长途奔袭前务必确认状态。这些细节操作能显著提升舰队运作效率,为战略部署争取更多主动权。

